末日战备电影
导演:
米密·莱德
演员:
乔治·克鲁尼,妮可·基德曼,马塞尔·尤勒斯,亚历山大·巴鲁耶夫,Rene Medvesek,加里·韦恩兹,兰道尔·巴蒂尼科夫,吉姆·海尼,亚历山大·斯特罗贝勒

更新:2024-04-30 05:10

首映:1997-09-26(美国)

年代:1997

时长:124 分钟

语言:英语,俄语,塞尔维亚

评分:6.6

观看数:11236

热播指数:153

来源网:麻花网

末日戒备:经典!一半恐怖分子都是美国人自己教出来的

虽说是梦工厂的开山之做,但却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四平八稳的故事叙述,现在看是毫无亮点,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电影产品。从开始的乌拉尔山到最后的纽约,整片有点流水账。
九十年代后期,当时的南联盟问题正是国际问题的焦点,西方国家在南联盟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屡见不鲜,种族灭绝,西方社会的军事外交干预,这么多大有文章可做的东西都只是一笔带过,而且还少了人性的描写,对生命的毁灭描述却又麻木不仁,通篇下来没有重点,导致影片瞬间掉了好几个档次。
这部片子又让我想起了《恐惧的总和》,都说用核弹炸美国。其中都说到了美国不怕拥有多数核弹的俄罗斯,只怕拥有一两颗核弹的恐怖组织。
电影充分揭示了某些西方政府只顾及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对其他国家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从来都是嘴上说一套,底下做一套。
虽然全片无甚亮点,但是影片结束前的高潮中的几句台词还是让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We can decide on a way out of this.
No!
Who decided for my wife?
My child, murdered. Huh?
For what?
For what?
For breathing?
For smiling?

帅哥和美女的搭配,又是我喜欢的类型,以为会有精巧的情节设计,火爆的场面和完美的结局。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乔治在这里不帅,表情奇怪,动作简单;妮可不漂亮,除了片头和片尾的黑色泳装(连体的),其余都是土得掉渣的职业装。搞不懂!
情节比起其他的同类型影片差太远,生硬,转换笨拙,没有意外。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妮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坚强?懦弱?和乔治之间本来期待有很好看的对手戏,也没有出现。
为什么俄罗斯的将军为了一点点钱,要冒那么大风险投运10颗核弹,还被干掉了?
为什么妮可要哭?
卫星监控怎么像是摄像头?
妮可为什么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还会把快运资料发电子邮件给自己?
为什么要用了那么笨重的奔驰车,就是为了防弹的情节?
搞不清楚!!!

美国人总是开口闭口反恐,一副卫道士和救世主形象,但实际上他们为自己制造了多少敌人。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其实我特别同情最后背着核武器想要去复仇的那个男人。。。他失去了家人,孩子,兄弟。。。
在强权操控的世界,他几乎失去一切,点燃了复仇的怒火,却没有可以讨回的途径,于是铤而走险。。。虽然不赞同制造血案殃及无辜的方式,但理解这种无奈。这种片子结局没有悬念,一定是成功排爆。所以我就想了这都有核武器了,真不在乎非要定点,随便哪个地方都能毁灭这城市。所以恐怖分子以后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了,这反恐形势严峻呐!!
两位男女主角固然英勇,但基于这样的政治理念,看他们最后拆弹成功,只是爆炸却没有产生和辐射。我却并有平时在其他电影中看丧心病狂作恶多端的亡命徒的爆破阴谋被瓦解时的痛快放松感觉。
一部略显平淡的片子。

故事有点年代了,在那个时期,人类的末日,基本都是由“核危机”造成的。
老美的“末日情结”从来没有断过,这好像是一种类型的“杞人忧天”。
其实这样的危机,我们希望永远不会来,但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好像这样的危机又无可避免。
那时候的妮可,还是满脸的胶原蛋白,和大帅哥谈谈情说说爱,就顺便把世界给拯救了。
放到现在来看,好像是有一些“过时”,但在97年,还是算得上大制作的。
场面宏大,危机的压迫感,抢眼的帅哥美女,该有的商业元素都有了。
只是万年背黑锅的俄罗斯,还是不能幸免。


本片算是美国主义很强烈的影片了,俄罗斯的导弹被自己的一位将军卖给恐怖分子了,恐怖分子要用它来炸毁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期间美国还帮俄罗斯查核弹的下落,但是俄罗斯还不领情,甚至将穿过领空想拦截恐怖分子的美军一架直升机给干下来了~)
什么是美国主义从此片可以看到了,恐怖主义很多话觉得还真是tmd有道理,多少小国家都受着美国的摆布。。。
米国的很多大片总是前面觉得很乱的,世界各国到处跑,但俺们看的人不怎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到处跑,反正跟着看的电影去就行^_^,这部片子也不是例外,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属于懵懂,然后又拖着看了一下前面才基本上把自己的疑问解决
还算不错的片子吧,紧张,动作场面也还刺激
btw,感觉这里的Nicole Kidman很耐看啊,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觉得她在这里边很sexy,反正是很不小心的就喜欢上了(以前怎么没感觉啊)

“梦工厂”已经成为电影史上一抹陈迹,那个片头中钓月的孩子如同谶言,预示一场梦幻盛宴终于被派拉蒙公司以16亿美元终结。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的,一个资金、导演、故事和想市场都不缺乏的制片公司最后沦为堂吉可德的同类,看来“美国梦”的质地承载不了理想或想像力,利润才是万流归宗的终极救赎。

沉浸于自己虚拟世界的制片人注定要从引导观众滑向背离观众的,蔑视票房最终都会被票房蔑视。早有众多专家对失败之后的制作方式、发行渠道和合作方式展开诸多分析,《三联生活周刊》近日也有相关的出色报导而被各大影评论坛纷纷转载。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一直感到“梦工厂”的电影除了靠斯皮尔伯格的天才支撑起几个奇迹外,大部分作品乏善可陈,让我们总有些不温不火的无奈。
1997年的《末日戒备》/《和平制造者》就是一种典型。据说这部影片是“梦工厂”的电影开山作,由斯皮尔伯格亲自监制,从所选择的导演、演员来看此公颇有眼光。先说导演:Mimi teder是个在创作中毫无性别特征的中年女性,镜头干净叙事冷酷

末日戒备:经典!一半恐怖分子都是美国人自己教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ylbhlh.com/mahua/15892.html

线路F1

好看的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