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电影洛荷影评

少女洛荷

二战电影洛荷影评

无删减免费在线播放
导演:
凯特·绍特兰
演员:
莎斯琪亚·罗森道尔,内尔·特雷波斯,安德烈· 弗雷德,米卡·赛德尔,凯-皮特·马立纳,尼克豪拉斯切克,尤拉西纳·拉尔迪

更新:2024-05-02 21:17

首映:2012-09-20(澳大利亚) / 2013-04-15(北京国际电影节)

年代:2012

时长:109分钟 / 10

语言:英语,德语

评分:7.6

观看数:1815

来源网:麻花追剧网

撕碎了的青春——《少女洛荷》观后

一个少女的名字撑起这部沉重的电影,美且沉重。似乎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幅肃穆的图片,记录了那2战过后我们所不了解的生活,似乎每一个姿势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定格在了时间的锦布上。
当战争过后,我们看到了犹太人的伤痛,同时也看到德国人的悲哀,战争时期的狂热一扫而光,剩下的只是精力耗尽后的颓乏。一个德国高级党卫军军官的孩子们逃亡的过程,失败者没有尊严,而在生存面前,尊严同样不堪一击。Lore的父母都是德国法西斯战争的参与者和信奉者,他们对德国法西斯和元首有着坚定的信仰,这份信仰,在国家崩溃时让他们选择了殉道,剩下的,就是他们的孩子如何自救,远离破败的家园,这是一次对故土的逃离,也是一次对自己的逃离,信仰的崩溃,灵魂的创伤,让Lore的人生再无宁静,这段经历对她来说,肉体也许存活,但是心灵已经死亡。
战败者没有尊严,就像是犹太人曾经被如何践踏,战败的德国同样受到了严惩,同盟国对轴心国的瓜分让德国四分五裂,同盟国对战俘的惩处让德国受到制裁,一个少女带着自己的弟妹,艰难的寻找着一条自保之路,国破家亡的背景之下

以纳粹家庭作为表现题材的片子,相比之下并不常见,而此片非常精彩。
元首在片中几次出现,或烧残的相片、或室内的画像,预示着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说明元首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力;比较直接的一次是妈妈癫狂失态、醉酒受伤,剧情突如其来,最后是喃喃自语:元首死了。
主角的家庭,毫无疑问是沐浴在元首辉光中,那是他们的尊严、自信、服食、礼仪乃至教养的基础。在仓皇逃离的前夕,银质餐具和一只瓷制小鹿特写,包含巨大信息量。
逃亡中遇到的老奶奶、以及最后出现的外婆

少女洛荷
倒挂在低压的树杈上向少女展露精壮身材的青年,轻轻地将水面拂向水中的少女,少女面上丝毫不显,依旧保持她的冷漠孤傲。
但最终爱情还是改变了她。这是作为纳粹青年军的洛荷和幸存的犹太人的爱情。
整部电影大片大片的美感画面和定格让爱情和痛苦交杂在一起。
最后洛荷的信仰伴随china doll碎裂,她对于纳粹的崇拜也就此崩塌,再也回不去从前了。

要不是突然出现的年轻人,洛荷他们遭遇会怎样。即使变卖所有盘缠,即使反复出卖肉体,即使嗜血即使死亡…都未必能幸运到达外婆的家,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是会悲剧加倍。
从极端排斥到信任年轻人,是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同甘共苦换来的,却被弟弟不经意的好心迫使突然分离,连真名也未来得及问。这又是一个精彩的点。根本来不及渲染的戛然而止,就是战争的残酷,也是导演的惊妙。
外婆家表面是宁静的避风港,一切照旧,却掩盖不了孩子们心中的满目苍夷。环境改变人,放在任何年代都说得过去,也是未经历环境变迁的人理解不了的。到了外婆家,温暖的床品,干净的衣服,轻松的音乐,却让洛荷更加压抑,“不能…我真的不能”。在外婆呵斥不懂规律时,这种“不能”终于爆发。战败,父母被抓,生离死别,九死一生,饥寒交迫,失去弟弟,来不及告别,糜烂的尸体…等等一切,已经不能让孩子年龄的他们享受孩子的单纯了,更何况去回复过去的规矩?
一直伴随着的小瓷鹿,见证了洛荷少女不知愁,盘缠用尽的窘迫,到达港湾时重见天日…曾经在最窘迫时

  看完后回旋在脑海里的只有忧伤的小提琴曲,压抑沉重的气氛贯穿了整部电影。我喜欢轻松美好的电影,本是打算用来消遣午后时间的,结果整个下午这部阴暗的电影让我更加不消化了。看到一半时电影基调依旧是沉闷的,我便期冀有美满的结局,还好最终姐弟几人顺利到达了墙上有风车的祖母家。看完后百度才知道这部电影获得不少奖项,只是实在不怎么合我的胃口。
  逃难主题,德国纳粹,洛荷父亲是希特勒党的军官,希特勒兵败后匆忙清理门户、焚烧机密文档。稚子何辜呢,上一辈人犯的错误、做的不当选择、站错了阵营押错了宝,下一辈人的命运也只能因之扭转。父母之间的不和谐、躁动与情欲气息,年幼的洛荷透过缝感受到了。她虽小却相当敏感,自己领悟到许多外人所未直言的事理。厚着脸皮、讨价还价地去要吃的、撒谎、杀人、色诱......做下一个个艰难的抉择。在我看来,带着双胞胎弟弟、一个妹妹、尚在襁褓中的弟弟一大伙人一起逃亡再危险不过,如此大的群体目标,最后仅失去了其中一个弟弟已是万幸。最无辜的是一路帮助她们的假犹太人托马斯

(芷宁写于2013年6月7日)
当反思战争的电影作品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开始厌弃那些用所谓追思的方式来表达虚妄的感同身受,澳大利亚导演凯特·绍特兰执导的影片《少女洛荷(Lore)》将故事背景置于二战结束时的德国,整体风格却给人新鲜感。绍特兰以女导演特有的梳理情感的细腻手法,将情绪特写与情境意会,应运得丰沛舒适,结合凄迷寂寥的画面,动人心扉的配乐,把握良好的表演,呈现出了一部充盈着特别气息流的好看电影。
影片改编自澳洲女作家瑞秋·塞弗特的作品《暗房》,或许有小说作为依托,影片的剧本容易来得扎实丰沛,令全片看来颇耐人寻味,在整体通畅连贯的态势下,调度的张弛有度和情绪的蓄积爆发,也一路推进而来。影片虽然有将情绪放大的趋势,但选用的切入点恰好,很好地规避了可能的诟病。不得不说,导演的特写镜头虽然够多够细腻,具有足够的渲染和烘托的效果,但不显矫饰拖拉,而那些仿佛在诉说着未卜命运的空镜,虽也出现频密,却不显空泛,好似每一组画面都饱含着情绪,不论凄清冷寂的,还是触目惊心的,从而增加了影片的艺术印象分。

撕碎了的青春——《少女洛荷》观后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ylbhlh.com/mahua/11014.html

线路F1

好看的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