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第二季是哪一年的

十三邀 第二季

十三邀第二季是哪一年的

在线影院免费免VIP
导演:
演员:
许知远,马东,克里斯托弗·诺兰,蔡国强,张艾嘉,西川,汪建,林志玲,罗大佑

更新:2024-05-06 04:24

首映:2017-08-23(中国大陆)

年代:2017

时长:50分钟

集数:13集

连载:13全集大结局

评分:8.3

观看数:63017

来源网:麻花影院

“十三邀 第二季”感动的脱口秀片 今晚吐槽的备忘

看许知远的十三邀 只有诺兰那期他发挥的是最好的 因为至少大家终于使用同一语言了
他在访问女性时没有深度 只有欲象 没有意象 话题的指向说明他内心里不认同女性可以有“思想” 并且可以思想“深邃”
他给人一种脆弱的印象 仿佛他在现实当中很可能会不堪一击 给人营造出一种与时代与现实状况脱节的错觉 因此 与他谈话的人都对他很小心保护 哪怕他自认为很透彻 或很醒悟
他从来都不是剑拔弩张的人 与其说他心境柔和 不如说他思想里面 没有武器
我不喜欢他 不喜欢他作为“公知”形象出现于大众

马东对综艺的理解挺深,综艺内容、价值观冲突、受众趣味重要,只是给大家想看的东西,并不真实。世界在变,人的本能没有变,95%的人趣味没有变,历史一直在重复。
马东:“我是因为底色悲凉,所以觉得至少新鲜的边界,会让你有一些幸福感”喜欢俗世
蔡国强 浪漫 文化和艺术为zz服务 烧书好刺激啊,想到日本对美的极致追求,美与逝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追求物质生活,不看重精神道德,强势戏谑的作风,圆滑变通的处世哲学
志玲姐姐很厉害,无论多么疲倦依然举止得体,和自己相处与大家相处都平和喜悦舒服

最近看了几期《十三邀》觉得这节目对我来说挺好的,很多元,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感觉,你会找到很多视角,看待和处理的方式。许知远那种典型的知识分子气质真的让我觉得特别珍贵。其中与罗振宇一商人的对话会很明显地让你看到文人与之处事的不同。一天以内我连续看了对话冯小刚,李安,贾樟柯,与这三位导演对话,其中贾樟柯那期我落泪了,情绪挺复杂的,一位文艺电影工作者与这个时代的些许冲突。还有俞飞鸿那期,你能感受到许知远对她身上那种秩序性的爱慕。和哲学家陈嘉映对话那期,很舒服或说很通透

五月份“正午”杂志在西安举办了一次文化沙龙,到场的是“正午”的三位作者,叶三、谢丁以及郭玉洁,聊到他们的工作生活,总是不由自主地提及许知远的名字,包括观众的提问环节,许知远都如同一只“幽灵”若隐若现,以至于郭老师忍不住调侃:“许知远今天也来了吗?”。虽然这是一个玩笑,但是谈到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许知远已经成为了绕不过的话题。在文化界他受人尊重,网络上又遭人唾弃,多重意义上他不愿追随这个时代,所开的“单向街”书店一度被文艺青年趋之若鹜,他却不允许书架上出现自己不喜欢的书籍

看完这期和李诞的访谈,我开始质疑,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许知远最后憋出来的崇高感,悲壮感,还是李诞三句不离的钱。我到底为什么活着,支撑我生存下去的动力除了我最割舍不掉的亲情外,还有什么?李诞和许知远是社会中距离很远,但却不是最远的两种人,他们的碰撞一开始真的尴尬的抠脚,但是后面也达成了貌合神离的融洽。
一开始看李诞,我觉得他是一个完全走极端的人,也就是他的价值观是二元的,非黑即白。看到中间,他说他被南方周报的人刺激到最终决定不做学者了,做一个凡人

许知远与马东我认为并没有本质观点上的冲突,马东一直在强调“服务于95%”,这其中的潜台词在于对“精英”与“大众”这种区分的认可,而马东最后说了,“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只是你表现为愤怒,我表现为悲凉”。
整个采访最重要的在于许知远的出发点,这也是吃瓜群众们群起而喷之的主要原因。许知远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作家,他身怀对于时代的思考和困惑,采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了解马东如何办了《奇葩说》这样一个成功的节目或者其他种种,而是马东这样一个文艺世家出身的人,为什么会去做《奇葩说》这样并不高雅的节目?他认为大众文化在走向粗鄙化,而《奇葩说》是粗鄙化的一个代表。
其实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而马东的回答让我看到了一些答案。
但纷争的主题并不是这些。你要理解许知远的出发点,就必须首先认同或至少理解他对《奇葩说》的看法,但这恰恰触发了很多人的神经。在当下时代,讨论和批评诸如奇葩说、王者荣耀这些最流行的东西,都是极为危险的,因为受众实在太广太广,广到让人哪怕说一点反话,都可能瞬间被口水淹死

“十三邀 第二季”感动的脱口秀片 今晚吐槽的备忘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ylbhlh.com/mahua/24747.html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