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控诉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演员:
让·杜雅尔丹,路易·加瑞尔,艾玛纽尔·塞尼耶,格莱高利·嘉德波瓦,埃尔韦·皮埃尔,弗拉迪米尔·约尔丹诺夫,迪迪埃·桑德尔,梅尔维尔·珀波,艾瑞克·拉夫

更新:2024-04-28 06:44

首映:2019-08-30(威尼斯电影节) / 2019-11-13(法国)

年代:2019

时长:126分钟 / 13

语言:法语

评分:7.5

观看数:59434

来源网:麻花电影网

【我控诉】充满惊喜的剧情片 左拉《致共和国总统费利克斯•富尔的信》

历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惯例,基本都是将重要的电影放在开头那几天,一方面是便于美国记者们赶场,另一方面是始终比不得戛纳好片云集,将重量级的集中在一起也显得气派些。
但不得不说,今年的威尼斯还是非常热闹的。继寡姐和司机主演的《婚姻故事》爆了之后,昨天又有两部电影大爆,一部是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DC新作《小丑》,被认为是“继《黑暗骑士》以来最大胆、最严肃的漫改电影”。
而另一部,便是我们今天要聊的波兰斯基导演的新作《我控诉》(J'accuse)。没错,这位天然自带热点的大师级导演

普法战争时,普鲁士军队在俾斯麦的精明部署之下围攻巴黎4个月之久。短命的巴黎公社倒台之后,在当时看似具有巨大不确定性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摇摇晃晃地上台,其共和制统治却出人意料地维持了大半个世纪,直到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法国才结束。
19世纪80年代,共和国由中间派勉强统治,国内激增的社会与经济矛盾使得统治变得越来越艰难,正如同一时期的其他欧洲大国,民族主义开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自称拿破仑三世堂弟的拿破仑·波拿巴亲王得到了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沙文主义者的狂热追捧

舆论就像洪水,汹涌来袭的时候,分不得方向,只能被其裹挟前进。但是我们不能一直任由洪水泛滥,要竖起一道围墙,不能向舆论低头,要分清楚方向。我很佩服法国凯撒和美国奥斯卡,好电影就是好电影,不能因为舆论和抗议就去改变对于艺术、对于好的定位,如果连这种程度的大奖都向舆论妥协了,那这个世界有多荒唐!21世纪最可怕的就是“民粹”。电影应该是艺术的,让人遐想、向往、触动,电影人也应该有所坚持。我不了解罗曼.波兰斯基,也不为他说什么。但是我想说当年那个被他QJ的13岁美国女孩已经50多岁了

《我控诉》,别的不想说了,就想说说人物。
其实,看下来,几个人物中,主人公感觉并不是很出彩,主人公演过奥斯卡片《艺术家》,得过影帝,演技肯定没问题,所以,不在演技,而是人物。
写此类正义感暴棚人物,其实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反抗权威,他的正义感,使命感等等的动机,是不是能够支撑全部电影的戏剧动力。主演是喜剧演员出身,经常会带点喜感,这让主人公那种鸡蛋碰石头的殉道感,反而有了一种荒诞感。
我倒觉得那些服从体制的,僵化的,但并不是恶人的基层军官显得更真实

摘自2013年《人民法院报》文章:《说不尽的法国德雷福斯案》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建伟
德雷福斯案件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在法国可谓家喻户晓,其知名的程度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在我国的知名程度相当。这两起案件都发生在19世纪:杨乃武案件发生在1873年(同治11年),结案于1875年(光绪元年);德雷福斯案件发生在1894年,晚于杨乃武案件20余年。同为错案,两者平反的过程都非同凡响、富有戏剧性,德雷福斯案件更为复杂和艰难,激起社会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也非杨乃武案件可比。事实上

觀影之後不禁唏噓:在如今歐式庸俗——故作高深的現代主義,與美式庸俗——淺薄至極的大眾文化的雙重排擠下,此作所代表的古典-浪漫主義仍據一席之地,甚至仍是人類內心深處的唯一主流。
有趣的是,與一般此類電影不同,尤其是與美式此類電影不同,作為最終勝利的象徵的“平反與復職”被littéralement(literally)一筆帶過。此非巧合,因為對所谓事件結局的正面渲染會讓觀眾產生“正義雖遲但到”的愚蠢幻覺,而緊跟的一幕亦即最後一幕便立刻證明了此類幻覺的荒謬——不公依然比比皆是。於此相似

【我控诉】充满惊喜的剧情片 左拉《致共和国总统费利克斯•富尔的信》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ylbhlh.com/mahua/488.html

线路F1
线路C1

作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