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精彩的片段

黑天鹅

黑天鹅精彩的片段

家人们快来免费看
导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演员:
娜塔莉·波特曼,米拉·库尼斯,文森特·卡索,芭芭拉·赫希,薇诺娜·瑞德,本杰明·米派德,克塞尼亚·索罗,克里斯汀娜·安娜波,詹妮特·蒙哥马利

更新:2024-04-30 11:39

首映:2010-09-01(威尼斯电影节) / 2010-12-17(美国)

年代:2010

时长:108分钟 / 10

语言:英语,法语,意大利语

评分:8.6

观看数:95052

热播指数:1730

“黑天鹅”本杰明·米派德新作,坏一点,再坏一点,释放你的性魅力

《黑天鹅》我不认为是一部人格分裂电影,甚至不存在“分裂”一说!它讲的其实是人内心最复杂的人格转移!这部电影恰恰就是一部所有演员们或者想成为演员的人都最重要的必修的角色扮演课程!在香港鼎盛时期张曼玉、林青霞、郑裕玲那个不是同一时间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从一个片场跳到另一个片场,这里面角色转换的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体现一个演员演技的时候!
《黑天鹅》在故事架构上照搬了日本已逝动画大师今敏的《未麻的部屋》,其都是讲述一个女人的罪恶,歌手未麻纯洁得犹如白天鹅尼娜,他们纠结于内心纯洁的那点小自我,抛不下偶像包袱,放不开小心翼翼,所以他们的演艺事业都遭遇了瓶颈,危难中歌手未麻通过演员未麻这个身份将自己内心的所不敢于尝试的罪恶转移到另一个身份里,妄想在保留自身纯洁得同时挖掘到代替自己肮脏丑陋的分身(演员未麻拍限制级写真、挑战被强奸角色等),这一点上白天鹅尼娜也用一个带血的舌吻证明了自己的从白天鹅到黑天鹅的转型的决心

最高荣誉都拿了,似乎再说什么赞美之词也只是锦上添花,无伤大雅。所以影片本身的铺陈、结构、拍摄手法和氛围,不多做评论,只是说说娜塔莉。
从12岁的Mathilda开始,就注定了我喜欢这个精灵般却又气场强大的女孩,也就注定了她必然的耀眼。
高智商、哈佛、心理学、表演天才、美丽、可爱,智慧与美的化身,太多的溢美之词覆盖在她的身上,险些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那个低调优雅甚有自知之明的她。
Nina是属于娜塔莉的。无论角色定位,外形,或是她想要突破自我的融合现代娱乐圈的愿望。
娜塔莉的外形无疑很符合Nina的外显特征,纯情,精致,优美而略带忧郁。美有很多种形式,譬如同样喜爱的Anne Hathway那大两号的眼睛和大一号的鼻子肯定不适合这样气质内敛的角色。而娜塔莉深邃的眼睛,纤细的鼻子,光洁的额头和羸弱的身材,都能从外形上恰到好处地诠释Nina的特色。白天鹅一般美好纯洁,却保守脆弱,缺乏安全感。
而娜塔莉更一直是诠释情感表达的高手。一直以来,这个特例独行的女孩用自己的方式生存在好莱坞这个光怪陆离的环境里

粉色

我出奇的喜爱这部影片的色彩。

柔美的粉色,小女孩的颜色,也是Nina房间的主色调。这是一个第一眼让我深爱的房间,粉色的墙壁,柔美的淡雅的花纹,与墙壁色点协调到天衣无缝的家具,精美的化妆台,以及房间里随处可见的可爱玩偶,这是一个多么典型的属于小女孩的房间。这也是一个让我无数次感到窒息的房间,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房间的主人已经是个28岁的成年人,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家庭变态的母女关系 - 那种一个母亲对早已成年的女儿无微不至的照顾,看似温馨甜蜜,实则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绝对的控制欲,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叫做Nina的顶级芭蕾舞演员一层层破茧而出的那个过程,让我觉得后背寒气逼人,让我觉得窒息。这个茧,就是这个粉色的房间。

粉色曾经是她的童年,也是我的童年,现在,这个粉色是她的禁锢,是她过晚的进入早该进入的成人世界的枷锁,也是她母亲给她戴上的枷锁。这位单身母亲,可能在自己年轻时一时“失足”,过早的有了女儿,从她窈窕的身姿,轻盈的脚步,不难猜想到她曾经也是个前途一片光明的舞蹈演员

人人心里都有一只黑天鹅吧。
黑色,通常代表悲伤、孤寂、阴暗、愤怒、似乎永远都是白色的对立表达。
可是仅仅如此吗?那份浓郁、渴望、咆哮、挣扎的力量,难道不是置之死地方可后生的源泉?
几乎是无比压抑与痛苦的看完整部电影,忍着喷薄而出的情绪,默默的离开剧场。
时隔了2个多星期才跳脱出主角Nina的情绪,抒写这篇文章。
看着那每一刻都焦灼不安的眼睛,就如同看到了自己。
或许,Nina以自己的方式,时刻在掂量,有多少青春岁月可以耗费在选择的道路之中,
她的细致入微,她的分毫不差,她的变态完美主义人格倾向,
无一不表达了:多么渴望,在竭尽全力的做到世俗的完美时,获得被认同的快感。
可是这种渴望会让人误入歧途,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初衷。
难道不是因为热爱这件事物本身而倾情投入的吗?
教练的质疑,母亲的咄咄逼人,对手的妖孽挑衅。
刹那间,看到你崩溃的眼睛,我几乎是哽噎在喉,想要拉住你...!
谁说你是分裂发狂变成黑天鹅的?!谁说那只是释放你内心的邪恶让你的演技得到升华?!
黑色!只不过是意味着你选择了重生

我对某些状况的归类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与敏感。“好人难做”一句话可以有多种理解的立场,但没听谁说过“坏人难做”的,但我觉得它们是相斥共存的关系,不过是个找谁代言的问题,就像天使与恶魔,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到了最专业,只是不要试图混合它们。其实,人类不知不觉遗失的恰是一份“纯粹”,想要驾驭社会又想要迎合别人,自己把自己矛盾成了矛与盾。所以人们看到,好人欲转型成坏人,他便苦恼了,坏人真难做!因为要跟良心斗,要摆脱掉坚守美好的紧箍咒,对好而言,坏,不只是个跨栏的动作那么简单

“黑天鹅”本杰明·米派德新作,坏一点,再坏一点,释放你的性魅力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ylbhlh.com/mahua/1368.html

线路F1
线路C1

好看的推荐

更多